标签
自由舞
大状王
艺术
艺术公园
建筑物
戏曲
藏品
舞蹈
设计
活动
展览
大型节目
食物
自由空间
香港
爵士
慢跑
博物馆
音乐
苗圃公园
绘画
公园
表演艺术
访客
视觉艺术
海滨长廊
西九文化区
WKCDA
戏曲中心
Tree
剧场
公共空间
练跑
茶馆剧场

20.09.2024 | 舞蹈
西九文化区得到日本多媒体艺术家梅田宏明的邀请,为于去年十二月日本横滨舞蹈节期间上演的Movers Platform #4作为协力单位,带领两位香港舞者──卢敬燊(Kingsan)和袁泽森(Sam)参与第四届Movers Platform。笔者为西九文化区助理表演艺术制作人(舞蹈)Yvonne,分享这个计划的经验和观察
10.09.2024 | 舞蹈
薄薄的一片尘土铺满地下,一些垃圾零星分布,城市后巷的既视感。舞者穿着运动风褛、牛仔衫裤、背心,在节奏快而强劲的电子音乐下,以慢动作影片似的姿态逐一出现;跳舞、喝酒、拥抱、狂欢,呈现的整个画面既熟悉又陌生,在我眼中,这就是我经历过Rave party(锐舞派对)的模样
13.07.2023 | 舞蹈
有视野的艺术节,可以让文化消费延展为学习,打开视界。今年4月14日至5月7日西九第一次举办舞蹈节「自由舞2023」,聚焦女编舞家作品,让人邂逅美丽,同时深思社会议题
17.06.2023 | 舞蹈
西九自由空間的「自由舞2023」舞蹈節,印象中是疫情以來首個帶來了多個海外藝團作現場演出的舞蹈節,希望從此真的回復與世界接軌。由於籌劃時期仍然實施防疫措施,因此這次舞蹈節的節目以精簡為主,主要是雙人舞或獨舞。當中看了來自德國的《女俠傳奇》、比利時的《沒有最壞》及以色列的《異想客廳》,各有特色,頗有驚喜
13.06.2023 | 舞蹈
本文尝试以2023年西九文化区首办的「自由舞」舞蹈节为例,探究在编排国际节目与策展当代舞蹈之难,也思索如何按着本土经验继续摸石过河而前行
09.06.2023 | 舞蹈
「自由舞2023」的宣传文案介绍舞蹈节「聚焦世界各地优秀女编舞家」,固然是其特色,但是当代舞中的「身体」意涵复杂,不少创作者和观众会自觉地把「肉体身体」(somatic body)与文化身体(cultural body)分别处理;正如交叉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框架的立论:生理性别不过是组成「文化个人」的众多面向之一,重要的是察觉面向与面向的交织和重叠如何为个人带来压迫,或赋权
06.06.2023 | 舞蹈
自2016年起开始推行的「国际创意交流计划」(Creative Meeting Point),是西九文化区为本地独立舞蹈艺术家所策划的跨地域交流活动,旨在替一众有潜质的舞蹈创作人,连结海外艺术家及机构,打开视野,刺激创意。适逢今年自由空间首办「自由舞」,顺理成章也建立了「FIRST创作平台」,邀请其中六位曾参与「国际创意交流计划」的女舞蹈艺术家,于四月底及五月头的两个周日黄昏,分两批在自由空间细盒内进行分享
02.05.2023 | 舞蹈
花了很大代价去看梅卓燕在「自由舞」中的作品《囍──红色的承诺》(下称《囍》),因为觉得现在每次看梅卓燕都很难得,尤其个人舞与生命历程挂钩,看了多次不同的梅卓燕「日记」作品,仿佛已经随着她的生命走了很多路,份外知道一切的难